2012-03-06 09:06:45
很多人由于饮食不规律,于是就患上了胃炎,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,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。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。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、疼痛、厌食和恶心、呕吐;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,有呕血和黑粪。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、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,长期发展下去当心胃癌。
人们常说“人食五谷杂粮,孰能无疾”。而饮食入口,首先影响的就是胃。胃粘膜血管丰富,具有对食品的贮存、消化和运送功能。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。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,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,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,可分浅表性、萎缩性、肥厚性三种类型。
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:上腹部闷胀疼痛、嗳气频繁、泛酸、食欲减退、消瘦、腹泻等症。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,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,这也是与其它疾病不同的地方。总的来说进食时做到以下几点,慢性胃炎要以说已治愈了一半。
1、宜清淡 少食肥、甘、厚、腻、辛辣等食物,少饮酒及浓茶。
2、宜细 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、富有营养的食物。
3、宜洁 注意饮食卫生,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粘膜的侵害。
4、宜节 饮食应有节律,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。
5、宜慢 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。
微微健康网提醒您: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饮食习惯,必须按规律按时饮食,不要吃那些容易刺激胃的食物,对于较严重的慢性胃炎,特别是萎缩性胃炎,仅依靠注意饮食是不够的,应配合适当的中药治疗,总之,最好不要听之任之,因为胃炎这种病一直发展下去有可能会诱发癌变。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