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-12-17 09:36:03
不知大家是否知道这样一句俗语,就是:一人为了活着而吃饭,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。”虽然它讲的是做人的道理,但是它确实也隐含了人要想生存必须饮食,否则成了传说中的神仙。正因为饮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。有人就会把它当成一种义务,每顿饭都是应付了事,甚至顾不上吃饭。这样的饮食不当往往会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,而最常见的是胃炎。
胃炎又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,它们均可影响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,从而对健康不利。为了尽早地恢复人体这一机器的正常运转,除了对症下药外,更应注重饮食的调整。由于这两种胃炎的病变、临床表现和对机体的影响不尽相同,所以对它们合理膳食的具体要求也应区别对待。
急性胃炎因其常伴肠炎性腹泻,故又称急性胃肠炎。它是指各种原因如吃了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,过度饱餐和酗酒,服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(比如消炎痛、利血平等)所致的急性胃粘膜炎性病变。临床上表现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如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等,严重的可致全身症状如发热、失水,甚至休克。
因患者失水过多,为了缓解脱水和加速毒素的排泄,故应及时补充大紧的液体,不但要多提供鲜果汁、米汤等流质食物,还应大量饮水,待病情缓解后,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,吃少渣软饭、大米粥等。为了减少肠蠕动,应减少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,尽量不选用蔬菜、水果。为减轻胃肠负担和避免胃黏膜受刺激,应少吃多餐,不食用酒、辣椒等刺激性食物。同时也为了避免肠道发酵胀气,不喝牛奶、豆浆等产气食物。最后,为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,可补充适量的蛋白质,如鱼丸、肉丸等,但应减少脂肪的摄入量,禁食油脂煎、炸的食物。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。